close

未上市股票服務 0903-071-871 陳先生


台灣球型馬達搭 SpaceX 上太空,張量科技或成馬達新潮流
「在最前沿的太空產業裡,做最堅實可靠、堅若磐石的 supplier。」張量科技 CEO 顏伯勳這麼形容著他與夥伴們的事業。他口中說來輕易,但張量科技所做的事可一點也不簡單。

無論是馬斯克的 SpaceX 或者貝佐斯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都在追求太空夢,除了飛向火星、飛向月球等浩瀚目標,兩者更要布局「太空通訊」戰場——無一不在爭相將衛星「打上太空」,向全球提供衛星網路服務,而 在這場太空商機爭霸戰中,台灣可沒有缺席。
衛星上太空就該「斤斤計較」!因為每克都很貴

每發射 1 公斤衛星上太空,約需花費 300 萬元新台幣,要將數量眾多的衛星打上太空,就需要對發射成本「斤斤計較」,降低成本的關鍵就藏在衛星的「重量」與「體積」。

來自台灣的張量科技,其王牌產品:球型馬達,這項全世界絕無僅有的秘密武器,可望省下微型衛星 20% 的重量與體積, 被認為有望改變現在的太空產業結構。

今年 6 月,張量科技的球型馬達控制系統,就要和 SpaceX 的合作夥伴、波蘭衛星商 SatRevolution 一同搭著 SpaceX 發射火箭,上太空驗證。

球型馬達:4 名高中生從「科展題目」發想的創業點子

「球型馬達」的點子雛型,是張量科技平均年齡不到 21 歲的 4 位創辦人,在看到球型輪胎的概念影片後,開始投入研發球型馬達,之後透過教育部的科學人才培育計畫, 進入到成大謝旻甫教授的實驗室學習、做研究,「張量科技」就在這四名年輕人的工程精神下,慢慢孵育而成。

顏伯勳解釋,所謂「做工程的」可以細分成幾個 level,例如:民生規格、車規、軍規而到 太空等級的「航太規格」,可謂工程界最高殿堂。

「這是『實力』的一種認證,所有做工程的都會嚮往、想要挑戰,就像要打怪,我們就會選最終 boss 打。」 語氣間,透露出工程人對於工程工藝的追求與堅持。

張量科技最新研發的球型馬達,僅比滑鼠再大一些。

張量科技的「球型馬達」為何如此特別?

人造衛星有分成好幾種,按衛星重量分類,10 公斤以內的是 nanosatellite(奈衛星),也是張量科技球型馬達瞄準的衛星種類。「其他還有 10-100 公斤的是 microsatellite(微衛星),100 公斤到 1 噸重的衛星則叫 smallsatellite(小型衛星)。」顏伯勳解釋。

一般來說,一顆衛星平均需要用到 3 顆以上的單軸馬達,分別在 X、Y、Z 軸控制衛星角度,而 張量科技研發的「球型馬達」則只需要 1 顆就能在三軸任意轉動與控制衛星,不但能減輕微型衛星上馬達的體積、重量,更能減少耗電量。

衛星是個 data 產業,「球型馬達」讓衛星更有商業價值

顏伯勳說,「衛星其實是個 data 產業,衛星公司就是透過賣 data 來賺錢。 我們的球型馬達幫衛星省下來的電力,就能讓衛星商將電力挪去做更有商業價值的用途,例如拍下更多的資料。」

放眼全球,大約只有 4-5 家廠商與張量科技是競爭者,分別來自美國、歐洲以及南非, 但「球型馬達」卻是全球絕無僅有的產品。 這樣強大的產品當然經過了許多代的更迭,回想在南方創科基地打造出來的第一代產品,雖團隊僅花了 8 天的時間就造出來,「但是它不會動!」顏伯勳笑說。

張量科技打造的第二代馬達,現在仍留在辦公室中,體積是現在產品的 12-13 倍大。

「後來我們找了成大的老師幫我們指導,後來再經過一代代的改良,才有現今的產品。現在這個不會動的一代產品還在成大讓學生參觀。」自 2016 年團隊成員們在高一時期開始研究算起,至今 5 年多的時間,張量科技球型馬達產品進入了第 8 代。

不只要做供應商!張量科技:我們要做整套系統與解決方案

張量科技雖然將自己定位成 supplier,但也不只是供應商。事實上,張量科技還開發了微型衛星姿態控制的子系統,不只提供零組件,張量科技也把演算法等,一同做成了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

顏伯勳說 ,其實台灣國內有許多製造業者都有在接國外大廠的訂單,甚至是一些軍方的案子也有辦法做,但卻缺乏能做到將一些 know-how 全部整合起來的 system level(系統等級)廠商 ,大部分都還是 component level(零組件等級),而做到 system level 就是張量科技的目標之一。

「再往上一層,就是做『品牌』。這就是為什麼通常大家會聽過馬斯克的 SpaceX,但卻很少會聽到哪個台灣廠商的名字。」

在台灣做衛星零件的最大優勢:堅強供應鏈

顏伯勳也和《TechOrange》聊到了在打造各代球型馬達時一段有趣的經驗。

「台灣的科學園區,例如竹科或是竹南科學園區,周遭都會有一些機械製造廠,這種廠商都沿著科學園區分布。如果有一些客製化精密零件或是替換零件的需求,找這些廠商來做這些加工需求,這些 24 小時輪班的廠商很快就會做好!」顏伯勳說,這是台灣才有的特色。

下個月,張量科技的產品,就會與 SpaceX 的合作夥伴 SatRevolution 搭著 SpaceX 發射火箭,一起上太空驗證,也是張量科技產品能否進入 TRL8、甚至是 TRL9「最關鍵的一道關卡」。

TO 小百科:什麼是 TRL?

TRL 是在開發太空產品週期的技術就緒指標,從 TRL 1 一路到 TRL 9。TRL 7 為完成模擬太空震動、輻射、熱真空的地面測試,TRL8 則是上太空驗證,如果順利在太空運轉三年沒有失敗,就達到 TRL9。

不過,顏伯勳也解釋,由於商用衛星現在還算是很前沿的產業,因此就像自動駕駛等級一樣,還沒有一個統一標準的等級定義。

「我們的工作很像是在一個很不保守的產業裡,做一件保守的事。 很多外國投資人說我們做的題目不是很 sexy,但我們仍想做一個穩定、可靠、堅實的供應商。」


台灣下個護國神山:太空產業

全球歷經中美貿易戰、中美科技戰,所有前瞻的科技與技術已經成為明顯分成了兩派。

代表自由開放的美國陣營,以及相對的中國陣營。

從 5G、海底電纜 、半導體、稀土,再到現在看起來還很前沿,但實際上已經正在成真的「衛星網路」,或許有一天當衛星供應鏈也需要 變得「乾淨」 之時,現在這群在太空產業中默默耕耘、堅實可靠的台灣太空新創/供應鏈, 將能被世界看見,更可望成為下個護國神山群。

訪問的最後,顏伯勳提到, 2019 年底成立張量科技至今,都只有天使投資者,現在則瞄準 VC,「今年底張量科技將進行 A 輪募資。」

「下下 round 就會在美國成立控股公司並在當地的資本市場、太空市場發展。不過,我們的研發與生產的主力仍會留在台灣!」


嘉義偏鄉年輕人讓微型衛星減重省電 20%,「球型馬達」6 月搭 SpaceX 上太空測試
前後兩任世界首富: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和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都有太空夢,沒想到台灣也有太空領域的新創,靠創新讓微型衛星(Microsatellite,指 100 公斤以下衛星)有望省下約 20% 的體積重量和耗電量!

這家台灣太空領域的新創是張量科技,研發的「球型馬達」(Spherical Motion)正是讓微型衛星更輕、效率更好的祕密武器。預計 6 月,張量科技的球型馬達控制系統又將和 SpaceX 合作夥伴、波蘭衛星商 SatRevolution 一起搭著 SpaceX 發射火箭上太空驗證。

由於每發射 1 公斤的衛星上太空,約須花費新台幣 300 萬元,如何降低重量、耗電量,讓衛星更有效率完成任務,便成了商機所在。過去 1 顆衛星,通常要用到 3 顆以上的單軸馬達,各朝 X、Y、Z 三個方向旋轉產生機械能;反觀球型馬達只要裝上一顆馬達,一次就能在 3 軸上任意轉動、控制衛星角度,有助衛星上馬達的體積重量、耗電量,比傳統衛星馬達減重三分之二(整體衛星還有其他零件,因此約減少 20% 重量和耗電量)。

就讀偏鄉校,高一開始做實驗

「我們也是看到現在衛星裡面,體積小不下來就是那個馬達。」說這話的,是台大電機系輟學的張量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顏伯勳,「全球沒人推出這產品,我們算是第一個。」

張量科技鎖定的利基市場商機,吸引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全台最大天使投資社群識富天使會投資。識富天使會聯合創始人黃冠華觀察,張量科技 4 位創辦人平均年齡不到 21 歲,是新創公司超年輕、極度聰明腦袋的代表。「還沒有大成績,已經獲得滿大關注。」他透露,美國幾家太空公司想要進一步接洽,「有極大可能性改變產業結構。」

顏伯勳在內的 4 個年輕人,都來自嘉義偏鄉學校協同中學,在青澀的 16 歲高一時期,一起參與科學人才培育計畫,在成大電機系實驗室做研究。當時,成大幫太空中心做單軸馬達,4 人一同參與該計畫,開始接觸太空用馬達,其後看到車廠一支行駛方向可 360 度旋轉的球型輪胎概念車動畫影片,給了他們投入球型馬達研發的點子。

球型馬達研發中,最難的是磁場設計和馬達驅動,同時要想辦法讓體積愈來愈小、效率愈來愈好,其中機構、電路、韌體、軟體都居關鍵,4 人剛好各司其職。

從 2016 年、4 人高一時開始研究算起,歷經 5 年多,張量科技的球型馬達產品已進入第 8 代。
睡工廠磨產品,進化到第 8 代

「沒有那種靈機一動,突然問題就解決。」張量科技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李尚融解釋,第1代就是簡單看一顆馬達到底能不能多方向轉的基本概念驗證;2、3 代開始嘗試不同結構、不同電路設計的馬達,「做第 2 代的時候,至少在工廠睡地板睡了兩個月,起床就做、睡前也還在做。」第 4 代之後,團隊真正聚焦在衛星上,其後每代都再針對產品優化,試圖做到更小、更輕、更省電、結構更可靠。

在開發太空產品週期的技術就緒指標(TRL,分 1~9 級),張量科技的球型馬達現已達到 TRL7 的成績,也就是完成了模擬太空情況震動、輻射和熱真空等地面測試。「我們是目前全球唯一到 TRL7 的球型馬達。」李尚融說,TRL7 到 8 的階段,就會有客戶開始接觸評估。果然,張量科技近日參加 CES 線上展,就獲歐洲衛星系統商 ISIS Space 洽談。


公司簡介
每顆衛星在太空中,都需要進行X軸、Y軸與Z軸的角度控制,以將天線、太陽能板與相機等元件,對齊地球上、或是宇宙中的標的物,進而完成通訊、光學影像拍攝等任務。而這樣的系統,幾乎占了每顆衛星30%的體積與重量,又稱為"姿態控制系統"。

傳統上,客戶需要三顆以上的馬達,分別去獨立控制衛星的一個軸向,但我們發現到這樣的設計太佔空間,因此提出了以球型馬達為核心的"整合性姿態控制系統",將所有客戶做姿態控制時需要用的感測器、致動器與演算法,都整合進我們這個系統。在提供與傳統解決方案相同的指向性精度、控制速度的前提下,我們的產品與競爭對手相較,是30%以下的體積、重量與耗電量。

本公司以最大化此球型馬達技術於太空產業的普及率為最高目標,繼而尋求被產業巨頭M/A出場的機會,以持續擴大影響力。我們期望此技術能成為主流,並大幅降低客戶上太空做應用的時間與成本,進而使太空產業成為地表上最賺錢的行業。在此之後,人類的資金大幅湧入太空產業,我們成為"Interplanetary Species"也指日可待了!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83808698   訂閱
公司狀況 核准設立  「查詢最新營業狀況請至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股權狀況 僑外資
公司名稱 張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Google搜尋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Tensor Tech CO., LTD.) 國貿局廠商英文名稱查詢(限經營出進口或買賣業務者)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Tensor Tech CO., LTD.
資本總額(元)  
實收資本額(元) 13,575,049
每股金額(元) 無票面金額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12,300,009
代表人姓名 李尚融
公司所在地 臺北市大安區安和路2段211號3樓之1  電子地圖 
登記機關 臺北市政府
核准設立日期 108年11月27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110年09月06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 I501010  產品設計業
IG02010  研究發展服務業
F399040  無店面零售業
F114070  航空器及其零件批發業
F214070  航空器及其零件零售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oge 的頭像
    haoge

    未上市股權轉讓服務

    ha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